最佳影片: 《曼克》 《米纳里》 《无依之地》 《犹大与黑弥赛亚》 《前程似锦的女孩》 《金属之声》 《芝加哥七君子审判》 《父亲》

最佳导演: 托马斯·温特伯格《酒精计划》 埃默拉尔德·芬内尔《前程似锦的女孩》 赵婷《无依之地》 大卫·芬奇《曼克》 李·以萨克·郑《米纳里》

最佳男主角: 里兹·阿迈德《金属之声》 查德维克·博斯曼《蓝调天后》 安东尼·霍普金斯《父亲》 加里·奥德曼《曼克》 史蒂文·元《米纳里》 ​​​​

最佳女主角: 维奥拉·戴维斯《蓝调天后》 安德拉·黛《美国诉比莉·哈乐黛》 凡妮莎·柯比《女人的碎片》 弗朗西斯·麦克道曼《无依之地》 凯瑞·穆里根《前程似锦的女人》

最佳男配角: 萨莎·拜伦·科恩《芝加哥七君子审判》 丹尼尔·卡卢亚《犹大与黑弥赛亚》 凯斯·斯坦菲尔德《犹大与黑弥赛亚》 小莱斯利·奥多姆《迈阿密的一夜》 保罗·拉西《金属之声》

最佳女配角: 玛丽亚·巴卡洛娃《波拉特2》 格伦·克洛斯《乡下人的悲歌》 阿曼达·塞弗里德《曼克》 奥利维亚·科尔曼《父亲》 尹汝贞《米纳里》

最佳戏服设计: 《爱玛》 《花木兰》 《蓝调天后》 《匹诺曹》 《曼克》

最佳配乐: 《世界新闻》 《米纳里》 《曼克》 《心灵奇旅》 《嗜血五人组》

最佳动画短片: 《洞穴》 《Genius Loci》 《无论如何我爱你》 《Opera》 《Yes-People》

最佳真人短片: 《Feeling Through》 《收发室》 《The Present》 《Two Distant Strangers》 《White Eye》

最佳音效: 《灰猎犬号》 《曼克》 《世界新闻》 《心灵奇旅》 《金属之声》

最佳改编剧本: 《波拉特2》 《父亲》 《迈阿密的一夜》 《白虎》 《无依之地》

最佳原创剧本: 《米纳里》 《犹大与黑弥赛亚》 《前程似锦的女孩》 《金属之声》 《芝加哥七君子审判》

最佳动画长片: 《心灵奇旅》 《1/2的魔法》 《飞奔去月球》 《小羊肖恩:末日农场》 《狼行者》

最佳摄影: 《父亲》 《无依之地》 《前程似锦的女孩》 《金属之声》 《芝加哥七君子审判》

最佳纪录长片: 《集体》 《我的章鱼老师》 《残疾营地》 《时间》 《名侦探赛大爷》

最佳纪录短片: 《柯莱特》 《一首协奏曲就是一场对话》 《不要分裂》 《饥饿儿童》 《拉塔莎的情歌》

最佳剪辑: 《芝加哥七君子审判》 《父亲》 《金属之声》 《无依之地》 《前程似锦的女孩》

最佳国际影片: 《少年的你》 《集体/科莱采夫》 《酒精计划》 《贩皮之人》 《艾达怎么了》

最佳妆发设计: 《爱玛》 《乡下人的悲歌》 《蓝调天后》 《曼克》 《匹诺曹》

最佳歌曲: Fight for You – 《犹大与黑弥赛亚》 Hear My Voice – 《芝加哥七君子审判》 Husavik (My Home Town) – 《欧洲歌唱大赛:火焰传说》 Io sì (Seen) – 《来日方长》 Speak Now – 《迈阿密的一夜》

最佳艺术指导: 《父亲》 《世界新闻》 《信条》 《曼克》 《蓝调天后》

最佳视觉效果: 《独一无二的伊万》 《爱与怪物》 《午夜天空》 《花木兰》 《信条》